1950年6月25日 朝鲜内战爆发(金日成派遣朝鲜人民军进攻南朝鲜);
7月7日 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美国组建联合国军准备进入朝鲜,朝鲜问 题成为国际问题;
9月中旬 大批美军在仁川港登陆,截断朝鲜人民军的退路,朝鲜战争形势逆 转, 人民军损失惨重;
9月30日 美军开始越过三八线,中共中央很快得到准确情报;
10月5日 中共中央一致决定派遣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10月6日 美军越过三八线;
10月8日 周恩来赴莫斯科,商谈苏联给予军事援助并提供空军掩护问题;
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
10月25日—11月5日 第一次战役 歼敌1.5万人,将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边;
11月下旬—12月24日 第二次战役 中朝军队歼敌3.6万人,收复了平壤和三八线以北 大部分地区;(长津湖战斗就是这次战役中的)
12月底—1951年1月初 第三次战役 占领汉城 三百线以南80-110公里,敌人撤退至
37度线;歼敌1.9万人,后撤开始休整;
1951年1月下旬—4月上旬 敌人开始猛烈进攻,第四次战役爆发;非常艰苦,歼敌7.8万 人,(志愿军歼敌5.3万人,伤亡4.2万人),战线稳定在38线 附近;
4月下旬—6月上旬 第五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最大规模的战役,中朝军队投入11个军 和4个军团的兵力,联合国军投入全部力量并有航空兵部队的支 援,双方参战兵力均在百万,连续作战50天,歼敌8.2万人,志 愿军歼敌6.7万人,自身伤亡7.5万人。
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7月10日 双方开始谈判,边打边谈;
8月、9月 美军相继在东线和西线,发动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歼灭美军和 韩军15.7万;
11月27日 军事分界线达成协议;
1952年5月 双方在战俘问题上陷入僵局;
美军开始大规模轰炸北部战略要地;
10月14日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发动“金华攻势”,也就是上甘岭战役,30 万发炮弹,500枚炸弹,山头削低2米,志愿军反复争夺,敌军伤 亡2.5万人;
1953年上半年 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总统,承诺尽快结束朝鲜战争;
3月5日 斯大林去世,苏联也希望结束战争;
5月13日—6月15日 志愿军发动夏季反击战,以打促进了谈判;
7月27日 双方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1.抗美援朝的原因:
(1)朝鲜内战爆发
(2)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重要原因)
①美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②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③美军多次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3)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抗美援朝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起止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司令员(彭德怀)、军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
3.抗美援朝中的战斗英雄、精神、称誉。
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前进而英勇牺牲。邱少云,在潜伏时,为了保证战斗胜利和部队的安全, 严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称誉: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4.结果:1953年7月,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5.抗美援朝的性质、胜利的历史意义。
性质:反侵略的正义性战争
意义:★★★
①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②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③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