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语是什么意思(古代称谓语的含义)

徐晓明 新乡广播电视大学

称谓语,是文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文化发展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汉 语称谓词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称谓语中的体现,其次探讨了中国 传统文化对现代汉语称谓语变化的影响,以期为相关人员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交流,通常会运用到各 式各样的词语来称呼对方,该部分用以称呼对 方的词汇即为称谓语。称谓语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人与人 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反映了人们彼此的社会地位、身份、 职业等属性。不论是哪一种语言的称谓语,都有着鲜明的 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并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十分紧密 的联系。基于此,本文将对汉语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 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汉语称谓语中的体现

从称谓语使用范围而言,依照它们所反映的人与人之 间相互关系的性质不同,可将汉语称谓语分成亲属称谓 语、社会称谓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两种称谓语中都有着 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亲属称谓语中的体现 亲属称谓语,主要指的是基于血缘关系,体现人与人 之间亲属关系的称谓语集合。依照亲属关系的不同,又 可将亲属称谓语分为直系亲属称谓语和旁系亲属称谓语。 中国传统文化在亲属称谓语中的体现,主要包括下述几方 面:一是长幼有序。在古代,因为社会生产力有限,各式 各样生产活动,都有赖于年长者的经验,这使得中华民 族逐渐形成一个共识,也就是年长便等同于经验丰富, 年长即权威[1]。而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统治阶级按律唯 有嫡长子方可继承皇位,在平民百姓也素有“有父从父, 无父从兄”的说法,因而,长幼有序是亲属称谓语中的一 项重要排序方法。比如,“伯”“叔”作为亲属称谓语中 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今在我国仍然使用。和古代相比, 如今的“伯”“叔”在体现年纪长幼上更是有了严格的划 分,即为年长于“父”称作“伯”,年幼于“父”称作 “叔”的基础上,还对“伯”“叔”内部的长幼进行了严 格划分,也就是通过在“伯”“叔”前面添加序数词,以 进一步明确长幼次序,比如,“大伯”“二伯”“三叔” 等。二是亲疏有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各种途径 建立的亲属关系有着严格的划分。比如,父亲一方的亲属 称作宗亲、母亲一方的亲属称作外亲、妻子一方的亲属称 作内亲等。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宗亲有着不可撼动的地 位,因为宗法社会中尤以父子关系为重中之重,血缘关系 直接决定了亲疏关系。所以在实际的称谓语中,对于直系 宗亲的称呼,通常无需加任何修饰内容,比如,可直接 称呼“兄”“弟”;而对于外亲的称呼,则需要运用到 “堂”“表”等内容来进行修饰。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称谓语中的体现 社会称谓语,主要指的是基于社会关系,体现社交中 人与人之间关系、身份、职业等的称谓语集合,包括通用 称谓、职业称谓等。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称谓语中的体 现,主要包括下述几方面:一是君臣有别。在中国长达数 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其一方 面源自中国经济基础的独特性,另一方面还与不同朝代统 治阶级所提出的巩固政权的思想息息相关[2]。由此影响, 中国古代的臣子一直都十分谨慎,君臣有别,在称谓语运 用上便是一大体现。结合相关统计显示,用以称呼皇帝及其嫔妃的称谓语数量超过百余种,任何与皇帝存在血缘 关系的宗亲都存在专门的称谓。虽然女性在古代的社会地 位十分低下,但皇室的女性同样有自身专门的称谓,诸如 “公主”“格格”“恭人”等。而臣子虽然也有大量的官 衔称谓,但终究不可逾越皇权统治地位的称呼,庞大的官 职系统也仅限于服务封建统治。二是抑己扬人。中国自古 以来就被称作“礼仪之邦”,“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核心价值观。千百年来,古人一直将“礼”视作君子 安身立命的典范,而其中更以“自卑而尊人”为核心基 础,这便是如今所说的“抑己扬人”,同样这一道德规范 在社会称谓语中也有着重要体现[3]。比如,古人将“先 生”用作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以此表示对对方的尊 敬;还将“大人”用作称呼没有官职但较有名望的人, 亦或是年长于自己的人。除去表示尊重的称谓语之外, 古人称呼自己时还会运用谦称,并且该部分谦称往往带 有“不”“鄙”等有着负面、贬低含义的词语,比如, “不才”“鄙人”等。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汉语称谓语变化的影响

汉语称谓语是汉语语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 具有较为稳定的特征,还伴随社会经济、伦理道德、人们 价值观等的转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汉语称谓语变 化的影响,主要体现于下述几方面:

(一)亲属称谓语简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既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 更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连接个人与社会 的重要纽带,而这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社会缺乏以生产发 展、职业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组织的问题[4]。受此影响, 人们依赖于家庭而并非社会,进一步造就了长幼有序、父 子为亲、夫妇有别的伦理规范。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 展,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在这过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不断由以家庭为中心向社 会化方向发展,社会意识的增强、家庭观念的淡化,使得 亲属称谓语也不断被简化。比如,对于过去“堂兄”“堂 叔”“表叔”的称呼,如今一般直接用“哥哥”“叔叔” 称呼。另外,传统社会所构建的社会关系是以家庭血缘为 重要基础的。在家庭中,家长掌握着各项支配权,“孝” 在家庭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而在国家中,皇帝掌握着各项 支配权,“忠”在国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不 断发展进步,现代家庭成员之间越来越追求民主、平等, 国家在治理方式上也趋于民主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 了亲属称谓语的简化发展。

(二)社会称谓语缺环 相较于西方语言,如今汉语的社会称谓表现出一定的 缺环问题。中国传统社会表现出显著的熟人社会特征,也 就是人们所接触的人主要是与自身相互熟悉,同时大多固 定地生活在某个地方,由此使得汉语称谓语中熟人称谓十 分成熟,而生人称谓相对缺失[5]。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向复 杂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尤其是生人之间会经常出现往来 双方找不到合适称谓语称呼对方的问题,这一问题即为称 谓语缺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称谓语缺环,主要 可分为单向缺环和双向缺环。其中,单向缺环指的是交际 双方中有一方不知如何称呼另一方的情况;比如,男女性 对“上级妻子或丈夫”不知如何称呼的情况。双向缺环指 的是交际双方都不知如何称呼对方的情况。根本上而言, 社会称谓语缺环,是由现代社会语言交际需求与语言现状 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短时间不会 消失,以及社会多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所以这一矛盾可 能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综上所述,称谓语是一种特殊语言,是一个人在一个 群体中的定位坐标。而汉语称谓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载体,它的形成、发展、转变与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 价值观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对汉语称谓语与中国传统 文化关系的探索研究,不仅是对伦理学、语言学等相关学 科综合化、多维化发展要求的适应,还可促进汉语称谓语 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有序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树新.汉语传统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J].内蒙古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3):56-61.

[2]张茜.汉语称谓词语的民族性特点[J].魅力中 国,2010(36):95-95.

[3]周悦娜. 本是同根生——浅析汉语称谓语与中国礼 仪文化的密切关系[J]. 语言文字应用,2005(S1):129-131.

[4]吴维.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及其文化内涵探究[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 (1):143-145.

[5]王燕霞. 文化视野下的汉语亲属称谓语解读[J]. 萍乡 学院学报, 2019, 36(1):56-6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4日 13:49
下一篇 2022年7月24日 14: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