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烛之武,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特别是读过《左传》的人,都会对左丘明笔下的这个老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他描写了一个老者如何凭借自己个人非凡的智慧,挽救了郑国的危亡。
当时郑国面临什么处境呢?他面临春秋时的两大诸侯国:晋国和秦国的围攻。晋国、秦国都是“春秋五霸”,可见郑国的形式有多么危及。尽管说春秋无义战,但晋国要讨伐一国,也是需要理由的。
晋文公的理由很充分,有两个:一是当年晋文公重耳流落四方的时候,曾经到过郑国,郑国国君曾经无礼于晋文公重耳,这件事一直让重耳耿耿于怀;二是郑国两面三刀,政治立场不坚定,既做了晋国的附属国,同时又去和楚国勾搭,企图在两国之间左右逢源。对这种曾经侮辱过自己,且两面三刀的国家,晋文公重耳想拿他开刀,同时,晋文公重耳也想借此机会,看一下自己的盟友秦国的秦穆公对自己是否忠诚,看看天下的诸侯有什么样的反应。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秦师》
郑国是一个小国,从国力上来讲,完全没有办法和晋国对抗,更何况加上秦国呢。郑国面临的是亡国之危,这个时候,郑国国的君臣已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全然没有了分寸和主张。
国难:国难当头,人人有责。
在国之危难时,总有些人会挺身而出,会奋不顾身,还有些人尽管自知无力回天,但却可以提供建议,找到挽救危局的人,这样的人不仅是忘我更是无私,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救国无我。当中国面临亡国之危的时候,一个人挺身而出,他自己确实没有办法,但他知道有一个人,可以挽救危局。历史只让我们记住了他的名字和一句斩钉截铁的话,但他却永远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让我们永远铭记。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烛之武退秦师》
佚之狐这个名字,如果不是郑国面临亡国之危,可能不会再史书中留下任何记录,因为除了《左传》外,找不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了,既是是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也只是留下了只言片语。
尽管话不多,但句句掷地有声,国家面临危亡之局,只有烛之武去见秦穆公,则秦军必退。他相信烛之武的能力,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刻向国君推荐烛之武,而郑国君主也不是无能之人,他选择了信任佚之狐,进而信任烛之武可以退秦军这件事。
信任:烛之武的试探和郑伯的决心。
但请烛之武出山并没有那么容易,这个老头很有个性,在君主郑伯登门采拜访时,他的回答让人很难堪、很下不来台。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似乎烛之武说的也很有道理,我年轻的时候国君不重用我,现在我已经年老了,更加不能干什么事情了。言下之意是我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国君都不认为我是个人才,也没有重视我、重用我,现在国家都快亡了,才想起来找我这个老头,可这个局面下,我一个老头又能有什么作为和办法呢?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烛之武要看看国君到底下了多大的决心,是不是真认可自己的能力。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就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到了如今风烛残年,国君已经登门来求,如果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授权,自己去面见秦军,岂不是枉送性命,同时也加速国家的灭亡吗?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烛之武退秦师》
郑伯知道烛之武在怪自己,但是他以君王之尊却能以礼相待,在国家危亡之际不顾及君王的颜面,同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已经是十分难得了。郑伯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自己坚持,选择了对烛之武信任。同时他也指出如果郑国亡国了,烛之武就成了亡国之人,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
行动:周密的计划和看不见的波折。
烛之武答应了郑伯的请求,下一步就是如何去见秦穆公了,但这件事对于郑国来讲是机密大事,稍有不慎就容易被晋国安排在郑国都城的奸细知道,到时候,烛之武还没见到秦穆公,估计这一把老骨头就要报销了,因此这件事必须秘密进行才好。
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怎么见到秦穆公呢?这中间的过程并没有过多的描写,只有四个字:“夜缒而出”,在夜晚的时候,有人用绳子把烛之武从城上放了下去。下去之后,烛之武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怎么独自一人前往秦军的驻地去见秦穆公呢?这其中要经历怎样的波折呢?不知道,总之他打通了所有的关节,能够直达幕府帅帐见到了秦穆公。
烛之武的“四论”:无利、无害、无信、无厌。
见到了秦穆公是计划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说服秦穆公了,要知道穆公是春秋霸主、世之枭雄,可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服的。
为此烛之武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没有立即为郑国开拓,而是站在了秦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件事,并为秦穆公设身处地的分析配合晋国讨伐郑国的利弊是什么。烛之武的说辞,综合来说可以总结为四论:
第一论 无利:灭郑对秦有害无利,只会让晋国更加强大。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秦国和晋国围攻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要灭亡了,但是郑国灭亡了对于秦国有什么好处吗?显然没有好处,得到好处的是晋国。烛之武首先提出的是讨伐郑国这件事对于秦国有害而不是有利,这是站在了秦穆公的角度替他谋划。秦穆公讨伐郑国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和晋国的盟约,第二是自己想趁机捞一把。
针对这两个目的,烛之武直接指出你没有便宜可占,郑和秦并不接壤,因此秦越过晋帮助他去讨伐郑,只能增大晋国在东方的领土,增强晋国的实力,对秦国东出争霸来讲,没有任何好处。作为想要有所作为的秦穆公,阻碍他东出的最大障碍不是郑国,而恰恰是实力强大的晋国。
第二论 无害:存郑对于秦不仅无害而且有利。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如果秦不和晋联合攻灭郑国,而是将郑作为在东方的盟国,那么郑国就可以成为秦东出的一个有力保障,起到牵制晋的作用。这对于秦国有什么害处呢?只能有好处,不仅可以起到牵制晋国的作用,还可以让秦国在东方建立自己的影响。
第三论 无信:晋人没有信用,不值得信任。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接下来烛之武针对秦晋之好,做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因为秦国和晋国之间是有盟约的盟国,秦穆公来讨伐郑国,是为了遵守盟国之间的约定,如果不这样做,就是背信违背盟约,秦穆公不想做无信之人。烛之武替秦穆公打消了顾虑,说你不用有这个顾虑,因为晋国就从来没有遵守过约定。
烛之武并不是信口开河,晋国发生饥荒的时候,曾请向秦国请求粮食的援助,秦国给予粮食并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晋国,而晋国许诺给秦国的地盘儿,却从来没有兑现过,这是秦穆公自己也记住的事情,因此,心底早就对晋国有所怨恨。经烛之武提起,更激起的秦穆公心中对晋国的怨恨。
第四论 无厌:晋国是贪得无厌的,东面讨伐郑国,向西只能讨伐秦国。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的第四论着实厉害,晋国向东讨伐郑国扩大自己的领土,加强自己的国力,那么它向西扩张又去讨伐谁呢?西方的大国只有秦国,晋国只能讨伐秦国,来扩充晋国的国土?因此,秦和晋国实际上不是盟友的关系,而是互相牵制的关系,晋国的强大必须建立在打击秦国的基础上,郑国不过是小国无足轻重,但秦是西方的大国,难道要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便宜晋国吗?
晋退兵的三个理由:不仁、不知、不武。
通过烛之武的游说,达到了什么效果呢?秦穆公很高兴,然后和郑国结盟,也就是说秦晋联合讨伐郑国的计划泡汤了。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秦穆公说和郑国结盟并不是一句空话,他还派了秦国的三员大将,到了郑国驻防并带去了秦国的部队,这相当于驻军在郑国,帮助郑国防守,秦穆公自己则回到了秦国。如此一来,晋国就不会轻易动武了,如果晋国进军,无异于同秦国宣战。
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
晋文公并不在乎郑国,讨伐郑国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但和秦国发生正面战争,乃至于全面冲突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在手下子犯提出进攻秦军的建议时,晋文公说现在不能进兵,并给出了三个理由。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烛之武退秦师》
晋文公重耳对手下说:“如果没有秦穆公的支持,我就不会成为晋国的国君,更没有今天的成就,因此,进攻秦军是不仁义的;进攻秦军就破坏了秦晋之盟,这样做是不智慧的;用我们强大齐整的部队去攻击秦国的弱小散乱人马,这样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随后晋文公重耳率领晋军从郑国撤军回国,至此,烛之武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解除了此次郑国的灭国之危。
国家危亡之际,生死存亡之时,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者站在了危机的最前线,他能够逆风飞扬、逆流而上,深知无国则无家,望着晋军远去扬起的沙尘,他的脸颊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笼罩在郑国君臣、百姓心头的阴霾也终于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