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门下是什么意思?历史典故及成语故事详解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一些古典的东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早两年,行走过函谷关、行走过汉中道。沿途看了些成语典故的发生地,如紫气东来、鸡鸣狗盗、泾渭分明以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等,访今怀古,让人唏嘘。由是,对家乡汾阳是否也有此类积淀发生了兴趣,于是从地名开始探赜索隐。在汾阳本地典藉和度娘的帮助下,居然发现了一些与汾阳有关的让人眼前一亮的成语,觉得值得与大家分享,所以粗浅地整理了一下,供大家茶余品评。

瓜衍之赏

河汾门下是什么意思?历史典故及成语故事详解

史学界一直认为汾阳一地在春秋时为瓜衍地,也是汾阳最早的地名。而我们称自己有两千六百年的历史,也正是因了这个历史文化背景。

成语之典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曰:‘吾获狄土,子之功也。微子,吾丧伯氏矣。’”。这个典故被后世演绎成成语,成了重赏的代名词。晋代的陆机在《演连珠》里说:是以柳庄黜殡,非贪瓜衍之赏。《南史》中说:愧未有瓜衍之赏,且与卿共豫章国禄。

《左传》由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注,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写法上类似于今天的大事记。上文所说晋侯,指晋景公。宣公十五年,按公元计,为前594年。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其时瓜衍城已经存在。因为工作的机缘,笔者曾经以考古的眼光深入寻访过瓜衍城遗址,如现在的城周边、如虢城村、如巩村等等,但均未有有价值的发现。特别是巩村城址,经考古勘探和发掘,证实城城址时代为战国晚期至东汉。虽然有很大的史学价值,但绝对是对瓜衍城址的一个否定性结论。想来,一是那时的城很小,大致在10万到30万平米间,也即二、三百亩地的样子,不及今天的半个村落大;二是沧海桑田,古城极有可能已被人为破坏或占用。总之,汾阳的春秋古城址至今仍是一个悬念。所以提出来,也可供有兴趣的朋友继续探寻,找到这个被称做“重赏”的赏赐之地。

西河之痛

河汾门下是什么意思?历史典故及成语故事详解

汾阳古称西河,相传子夏山为孔子高徒卜子夏讲课授业之所在。旧《县志》言之凿凿,甚至举出了子夏丧子之后悲恸欲绝,以故留下了爱子村、相子垣(想子原)、桑枣坡(丧子坡)三个地名的说法。

西河之痛是一个来自卜子夏的典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所以,后人多以此为典,代指丧子之痛。

西河仙人

河汾门下是什么意思?历史典故及成语故事详解

这是一个让人生发想像力的成语。

古人没有见过飞机、飞船,虽也有许多对星空的研究,但更多的是在天圆地方的理念之下对太空的想像。而想像最多的,当属离我们最近的星球——月亮。古人举目眺望之际,不知产生了多少美好的向往和瑰丽的诗篇。而月中有宫殿、有玉兔、有桂树等的传说,几乎形成了一种古典的共识。

唐代的段成式名作《酉阳杂俎》一文中记载:“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此后,西河仙人就成为吴刚的代称。钱谦益诗:西河仙人只有口,喙长三尺不顾后。毛泽东名句: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汾阳本为酒乡,月宫里砍树的吴刚也会酿酒,可见仙人的传说还是有一定缘源关系的。

老早就听说月中有个女人叫嫦娥,有个男人叫吴刚,只是从没想到吴刚先生原来也是汾阳老乡。

河汾门下

河汾门下是什么意思?历史典故及成语故事详解

河汾一词,在地方文献中常常是汾阳的代指,直至民国间汾阳本土自办的中学也起名为河汾中学。河,又称大河、长河等,指今天的黄河;汾即汾水。河汾,是泛指位于汾河与黄河间的流域所在,亦即山西西部区域。

隋朝末年,大儒王通(初唐名士王勃的祖父)不为仕途所动,决定把自己的学问传授给他人。于是,在河汾设馆教学。由于他的名气大,来向他求学的学生达到了一千多人,这在古代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唐初著名人物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因为这些高官巨宦都是王通的门生,所以被人通称为河汾门下。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有趣的是,据古藉记载,李渊太原起兵攻打汾州城的时候,并没有动用一刀一戟、损失一兵一卒。是守卫汾州城的隋朝尉官房玄龄与唐军里应外合,由房玄龄开门迎降的。

唇亡齿寒(假道伐虢)

河汾门下是什么意思?历史典故及成语故事详解

这个典故的发生地原在今天的山西平陆和河南三门峡。但由于汾阳虢城村和虞城村的存在,使得成语也与汾阳或多或少有了一定关联。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计谋之一。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虞国只顾眼前小利,而让晋国在灭掉虢国之后,顺便将虞国一举灭掉。

宋人《太平寰宇记》记载:“汾州虞、虢二城,传为晋灭虞、虢,迁其民于此,筑城以居之。”如果这个说法属实,那么,早先的虞城村人、虢城村人是对这两个成语是最有切肤之感的。

还有两个专用名词与只与汾阳在字面上有关,一并记录如下:一是汾阳宫,是隋炀帝著名的避暑行宫。汾阳史书上一直认为位于汾阳,后世还建了汾水行宫进行附会,并称作汾州八景之一。实际上,它位于汾水源头今宁武县的管涔山上,已进行考古发掘并找到其遗址。二是汾阳帽。并不是汾阳人戴的帽子,是戏曲界的专用名词。源自戏曲《满床笏》、《打金枝》出台后,人们专为戏曲人物郭子仪设计制作的盔头,是一个规定性的造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8月17日 10:11
下一篇 2022年8月17日 10: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