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节奏感,节奏感怎么形容?

我们听一段音乐,大家应该会觉得这种音乐动词打词的好像是很有感觉,或者说是很有节奏感,那么再换一种。诶,这个呢听上去就比较舒缓了,我们想说的是什么呢?当我们在听一首歌,听一段音乐,甚至说话的时候,或者说是播音的时候,也会带着那种所谓的节奏感,你是故意在节奏感吗?

这倒也没有,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但是如果说一段音乐或者说是一段语言或者说是某一段声音,它有明显的律动或者说是节奏感的话,听感上似乎会好听一些,比较舒服一点。如果这个声音比较有节奏感,我们会觉得它比较的好听。如果这段话我们念起来有一点韵律,也会觉得它会朗朗上口一点,这个其实就带出了一个特别好玩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带节奏的,有节奏感的声音,或者说是类似的东西,所谓的这个节奏感,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诶,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节拍一起摆动,一起来聊聊节奏感这种有趣的现象。

什么是节奏感,节奏感怎么形容?

当然了,我们首先还是得刨根问底来了解一下节奏感到底是怎么来的。当我们听一段音乐的时候,我们怎么就知道它的节奏呢?为什么有些声音我们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它有节奏,而有一些它就没有了,就是我们如何去感知这个节奏,其实我们可以仔细的回想一下,当我们听一段音乐的时候,它的声音其实是连贯的,但有时候可能音符和音符之间会有停顿,我们知道中间有分割,但是也有时候它就是连在一起的,可是我们不会觉得它是一成不变的。诶,为什么呢?其实我们是能够感觉到,因为旋律的存在音高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变化它还是存在的。

对,就是有了这样的变化才会有节奏。如果一个声音一直是一直持续下去,没有变化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感觉到有节奏,对不对?所以节奏它首先和变化有关。我们要感知节奏,我们就得能够区分音高。很多人可能觉得节奏本身是没有旋律的,所以和音高应该没有关系,但其实恰恰相反,就是如果我们的耳朵不能区分不同的音高,或者说是不同的频率,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办法感受节奏。对,就像可能有些人会打鼓,或者是我们平时拍桌子吧,感觉上好像这个音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高低的差别,但其实这两下敲的中间是有停顿的,那这个停顿和你敲的那一下声音它的频率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我们耳朵来说它还是有变化。对,其实我们就在前不久是说过耳朵到底是如何可听到声音的,对吧?

这里呢耳蜗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真正接收到听觉信号的呢其实是耳蜗里面像水草一样的听毛细胞,那么问题来了,在接收到声音信号之后,我们是如何去分辨音高的呢,我们之前可能就只介绍了耳蜗,那我们现在可能要更仔细的来看看耳蜗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刚才说到的毛细胞它们是长在哪里呢?其实它们是长在两层膜中间,它下面呢有一层膜叫基底膜,那听名字就知道是铺在底下的,对对不对?

那还有一个膜呢叫盖膜也很形象,盖在上面。对,盖子的盖,那为什么我们能够分辨不同的音高。就是跟这个底下的基底膜有关,有一个理论叫做共振理论,是1863年的时候德国的一个生理学家提出的。那这个理论呢它是把耳蜗比作一架钢琴,钢琴后面如果盖子翻开会看到的通常都会对对对支起来三角钢琴,对,对对,就会你弹键盘上弹一个音就会看到有一个小棒锤去敲那个琴弦,然后产生震动就会发出声音。

对,那我们的听毛细胞呢它认为就是像一根一根的琴弦,那当某个低频的声音进去的时候就会震动较长的这个听毛,同时呢这个听毛底下的基底膜它的宽度会比较的宽,那如果是一个高频的声音进去就会震动短的听毛,它下面的基底膜就比较窄,还有点一一对应的意思,那学过小提琴或者是吉他之类的弦乐的朋友,应该知道越粗的弦和越长的弦它们发出的声音呢是越低沉的。诶,这个其实就和刚才说的这个有点像相似。对,对对,而且在解剖学上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证据,就是耳蜗基底膜它的宽度在不同位置是不一样的。

就我们之前说过耳蜗的形状是像蜗牛壳一样的一圈一圈的嘛,那么它最中间的就是最开始卷的这个位置,基底模式比较宽的,越往外一圈一圈就越来越窄,这样呢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老年人他对于高频的声音听力会下降,因为越往外面他的血管硬化供血不足,所以高频的声音它就会听不到,但是低频声音就不受影响,这个还有临床证据的支持,而且和我们的这个日常的生活是能够对的上的相符感觉很靠谱。

但是你既然说有一个理论叫共振理论,那就意味着还有其他理论了,是吧?对,因为这个理论它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在内耳里面的淋巴其实也会和肌底膜一起共振,所以它其实不能够做到像我们琴弦一样一根一根分的很开,达到局部共振的这个效果,所以后来呢就有人对这个共振理论做了一个微调,提出了一个叫做位置理论,他认为虽然基底膜不能够分离做局部震动,但是在整体震动的时候,它不同位置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怎么听着听着有点儿味蕾的意思?就是虽然不能完全分开,但还是有强弱差别。所以呢就能定位到那个位置上的听毛在摆动,道理是这样的,但是很多人也是表示不服气。于是呢就又有一个理论叫做频率理论,他认为跟位置没有什么关系,不同的声音之所以感受不一样,是因为它产生的动作电位的频率不一样。

我们举个例子,就比如说50赫兹的声音,它就会让听觉神经元每秒钟产生50个动作定位。这个理论倒是很简单,就是多少赫兹呢就是每秒产生多少个动作定位,这一下子就可以区分了。但是它也会有一个硬伤吧,就是神经元放电,我们知道它是要消耗能量的,所以它每产生一个动作电位他要休息一下,然后才能产生下一个电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我们平时用抽水马桶一样你抽一下,然后不能连着抽第二下确实你要等他这个水回上来了之后你才能再来一下。

当然这个神经元休息的时间肯定比这个抽水马桶要快不知道多少倍了,但是他还是要有这个休息时间的,那我们通常会认为动作电位最快的频率是每秒1000次,那对应的就是按照这个理论我们最高频的声音也就只能听到1000赫兹,但事实上不对,我们都听到远高于1000赫兹的声音,所以这个理论就是有个硬伤,后来呢就又发展出了一个叫骑射原则,骑马射箭嘛,还是什么万箭齐发呢,它其实是频率理论的一个改进,就是虽然每一个神经元放电的频率不能够超过1000赫兹,但是我可以同时让多个神经元放电,他们各自产生一定频率的神经脉冲,然后叠加起来就可以达到跟这个声音的频率一样,所以叫骑射,就是一起来发射电,但是这个理论呢他也只能够解释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我们其实是能听到差不多16000赫兹这样子的声音,高频的。所以再后来呢在1969年的时候就又有人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叫做行波学说真是够多的,而且这名字一个比一个奇怪的。对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
上一篇 2022年1月6日 11:58
下一篇 2022年1月7日 11:3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