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历史悠久,齐鲁大地是孔孟之乡,礼尚往来是传统礼仪,见面之情,无论是鞠躬抱拳还是请安问好,尽显礼仪之风范。如今发展到微信时代,也不失礼仪传统,打开微信相互问候,五指合十表情含义更广,抱拳还礼方显仗义深情,各种点赞图片寓意深刻鲜明,温文尔雅,友情温馨。有的人专用图片回复对话,轻轻一点免打字了,就这样轻松便捷,还是有不回复的人。
有的人抱怨为什么微信上可以聊天的人越来越少,微信群也日趋冷清,渐渐的可以交流交心的人也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微信不回复是根源,相互之间缺乏普通的传统礼仪造成的。有人愤愤的说:“再见了,微信不回复的人。”
试想当你的分享和倾诉,受到冷落,当你发出去的消息没有回应,五分钟、一小时、甚至是一整天,或者干脆消声灭迹。你的自尊心遭到撞击,不亚于现实中迎面打招呼别人不说话而且没有任何反应一样的尴尬。
微信好友那么多,知己有几个,你却选择与某个人联络,和他分享你的喜怒哀乐,这本是一种难得的依赖和信任。但你发的信息他屡次不回,这时候你什么感觉?是不是在他的世界里,你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
但再好的关系也是礼尚往来,不是单方面的,当你的热脸碰上对方的冷屁股,一次,两次,三次,再有涵养也忍耐不下去,久而久之就不再想给他发消息了。就这样很多曾经不错的朋友,最后聊死在微信里。
一个人为什么不回你微信?很可能他碰巧没看到;也有可能他手机刚好没电了;可能他在开会、在上班、在上课或是在办事,抽不出时间……这些理由成立吗?即便是这样都可以包容,但是再忙,抽几秒钟发个小表情或打两个字的时间总会有的;浙大教授讽刺忙人:你忙什么忙,你是哪个部委的领导?不回复你的消息,不是忙不忙的问题,无非是懒得回,或者是不想回,最后就忘在脑后了。
网上有一段一针见血的扎心话:在乎你的人对你说我去洗澡了,之后还会告诉你我洗完了,而不在乎你的人对你说我去洗澡了,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凡事举一反三,万事皆通,在乎你的人有消息会及时回复,而不在乎你的人不回复很正常,没有然后也没有为什么。
你可能怀念曾经的相谈甚欢,那可能是机缘巧合,正赶上他刚好有空,而你刚好主动,一种错觉而已。不得不承认,有些感情,只是无聊寂寞的时候搭个伴,时过境迁就散了。
现代人的世界里,有一种教养,叫收到请回复。即使是短短一两个字,甚至是敷衍,至少不会让屏幕那端的人望穿秋水的等待。其实你也能想到微信的那头,有人满心欢喜等着和你分享,有人有紧要的事情要和你商量,回不回或许是你的自由,但别忘了,微信的那头还有人一直在等,等你的举手之劳。
人的失望是会慢慢累积的。有时候你以为毁掉一段友情,需要一场激烈争吵,或是一次利益纠纷,其实,一点冷漠、一点忽视,慢慢就会累积成难以逾越的鸿沟。一次一次的小失望,成了致命的伤。 大家都是有自尊心的人,谁又甘心一直讨好、一直卑微下去呢?何必勉强,有谁愿意把快乐变成痛苦。如此的不拘小节不恪守中国的传统礼仪,忘记礼尚往来,你永远不知道,你失去了多么珍贵的感情,和多么珍贵的朋友。
人生太短暂,不能把控的因素太多,如果能把控的一点小事都不去做,这辈子,你还能做什么?
在此奉劝朋友,如果你不是故意冷落某个人;如果你确实忘记了回复,而且不止两次三次。或者是你的好友冷落了你,你们还想重叙旧好,那就在微信上约个时间,长谈一次,畅谈一次,不忘初心,皆大欢喜。
老年人可以除外,因为老年痴呆在显现。抓紧治疗延缓病情加重是首要任务,聊天就免了,微信回不回复更不重要了。
微信抱拳的表情意思:收到、感谢、尊敬、多多关照
微信抱拳的表情在不同对下发出,表示的意思会不一样
朋友发送抱拳的表情:收到、明白、好的
同事下属发送抱拳的表情:明白、佩服
同事领导发送抱拳的表情:感谢
客户发送抱拳的表情:感谢、佩服
微信抱拳的表情,意思比较多,实在知道怎么回的,直接返回一个抱拳表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