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给学生上课,讲到李白和杜甫,我就说历史上把李白和杜甫并称为“李杜”。这个时候一个趴着睡觉的学生突然抬起头问:“谁说的?”我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大家都知道的,初中老师都教过,你不知道吗?”他一下子就像霜打的茄子——焉儿了,爬下去继续睡觉。
不过学生的这一问倒是引起了我的思考,对于一些大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问题,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呢?它总有它产生、发展的过程吧?于是我决定顺着历史发展的脉络,逆流而上,追根溯源,查一查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到底起源于何时何人。
清代诗评家赵翼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论诗》绝句: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是清代时候把李白杜甫并称“李杜”最著名的一首诗了。诗的前两句以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万古流传而今已觉得不新鲜为例,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提倡在诗词创作上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沿袭守旧。同为清朝的文艺评论家冯班在《钝吟老人杂录》中写道:“诗至贞元、长庆,古今一大变,李杜始重,元白学杜者也。” 又云:“大历时,李杜诗格未行,至贞元、长庆始变,此亦文字一大关也。”也是把李白杜甫并称“李杜”,并指出唐代大历年间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不曾流行,到了贞元、长庆年间,李白和杜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元稹和白居易都是学习杜甫的诗人。
往前推,元代的张可久有一首散曲《双调·殿前欢·次酸斋韵二首(其一)》: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这里作者自我检讨,扪心自问,尽管长期寄身官场之中,却并无伊尹、周公那样的安邦济世之才;尽管喜欢饮酒,却又不如刘伶、阮籍那样忘情;尽管终生填词作曲,但那些“清词丽句”早被李白、杜甫用完了,自己仅能拾其牙慧、替其还”债”而已。“还李杜吟诗债”可以看出作者对李白杜甫的推崇备至。
再往前推,宋代的陆游有《读李杜诗》一首,在诗中陆游写到:
濯锦沧浪客,青莲澹荡人。
才名塞天地,身世老风尘。
士固难推挽,人谁不贱贫。
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
李白自号青莲居士,从诗中“青莲澹荡人”可知这首诗是读李白和杜甫诗集之后而作。诗题“李杜”当是李白和杜甫的并称。宋代的严羽在其著名的《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白诗法如李广。李杜二人,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耳!”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所以毫无疑问,严羽此处的“李杜二公”当确指李白和杜甫。严羽的《沧浪诗话》中多次将李白和杜甫并称为“李杜”,因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
接着往前推,晚唐时候的李商隐和杜牧也有将李白和杜甫并称的诗作。李商隐在《漫成五章(其二)》中写到:
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
集仙殿与金銮殿,可是苍蝇惑曙鸡。
集仙殿即集贤院,杜甫曾献《三大礼赋》,受到玄宗赏识,命待制集贤院,召试文章;李白曾被召至长安,玄宗于金銮殿接见。这里将两者并提是在说李白和杜甫执笔写诗的能力不相上下,但都受到皇帝礼遇。所以可知这里的“李杜操持事略齐”中的“李杜”当是李白和杜甫的并称。
杜牧在《雪晴访赵嘏街西所居三韵》中说:
命代风骚将,谁登李杜坛。少陵鲸海动,翰苑鹤天寒。今日访君还有意,三条冰雪独来看。
杜甫《戏为六绝句》中有“未掣鲸鱼碧海中”之句,供奉翰林的李白死后裴敬在《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中有“为诗格高旨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的话,所以可知“谁登李杜坛”中的“李杜”当是李白和杜甫的并称。
中唐时候,王孟和元白诗风盛行,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给元稹写的信《与元九书》中说:
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撮其《新安》《石壕》诸章,亦不过三四十。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
从提倡讽喻诗的立场出发,感叹李白和杜甫反映现实、讽刺时政之作不多。眼看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不被重视,甚至受到一些人的贬损,韩愈在是年或第二年写的《调张籍》中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热情地赞美李白和杜甫的诗文,极力弘扬李杜,表现出高度倾慕之情。
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应杜甫的孙子杜嗣业的请求,元稹写了《唐故工部员外杜君墓系铭并序》。在这篇墓志中,元稹说:
诗人已来,未有如杜子美者。时山东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奋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篱,况堂奥乎?
此文尤为高度评价了杜甫,并认为和杜甫并称的李白在乐府歌诗方面勉强尚可与杜甫比肩,但在其它许多方面却是不如杜甫的。元稹对杜甫的高度评价为史家所接受。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的《旧唐书》在其《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传下》中全文引录了元稹对杜甫的赞誉,并云:“天宝末诗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而有饭颗山之嘲诮。元和中词人元稹论李杜之优劣曰……自后属文者以稹论为是。”在北宋年间由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的《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六·文艺上》也记载:“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可以说元稹是第一个高度评价杜甫与杜诗的人。
虽然说元稹在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就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但元稹还不是第一个。韩愈在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举荐孟郊给河南尹郑馀庆的《荐士》诗中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感春》曰:“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韩夫子先后六次提到李杜,可谓李杜的首席大粉丝。
但韩愈也不是第一个把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的。大历年间(766-779)考中进士的杨凭在《赠窦牟》(一作窦洛阳牟见简篇章,偶赠绝句)中说:
直用天才众却瞋,应欺李杜久为尘。
南荒不死中华老,别玉翻同西国人。
因为杨凭生卒年不详,也不是特别著名的诗人,未有人考证他这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代,据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杨凭还在世可以推知,这首诗将李白杜甫并称略早于韩愈的《荐士》。所以今人张步云认为:“在一篇中最早并称李杜者则是大历间的杨凭。……古今所谓李杜并称始于韩愈者,乃是一大谬误。”
其实,杨凭也不是最早将李白和杜甫并称的人。李杜称号,在杜甫生时就已出现。晚年杜甫在《长沙送李十一衔》中谦虚地表达了他的不安: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
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仇兆鳌在给杜甫作的注中说:“此诗,黄鹤编在大历五年。西康州,即同谷县。公以乾元二年(七五九)冬寓同谷,至大历五年(770),为十二秋。” 据此可知这首诗是杜甫公元770年写的。关于“李杜齐名真忝窃”一句,宋代的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说:“甫、白真一行辈,而杜公云‘李杜齐名真忝窃’,其忠厚如此。”肯定了此处的“李杜”就是李白和杜甫。据此可知,在公元770年,也就是杜甫去世的那一年,杜甫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有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的说法了。李白死于公元762年,生前曾和杜甫有过交往,杜甫对李白推崇备至,仰慕很深,在《春日忆李白》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在《不见》中说“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在《赠李白》中说“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一生追忆酬赠李白的诗有15首之多,他是把李白当成偶像来看待的,所以在别人将他与李白并称“李杜”的时候私下里感到有一种“忝列”的惶恐。就如初唐时候人们把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并称为“四杰”,杨炯听说了就对别人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上》)再结合元稹《唐故工部员外杜君墓系铭并序》中“时人谓之李杜”的说法,很明显地看出,在杜甫生前已经有人将李白和杜甫并称为“李杜”的提法了,杜甫是听到了人们的说法,才会在自己的诗作中写下“李杜齐名真忝窃”之句。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李杜”称号并不一定指李白和杜甫。宋洪迈《容斋随笔》指出,历史曾存在过四个“李杜”称号。
《后汉书·李杜列传》中将李固和杜乔并称“李杜”,二人担任相国,守持正道,为梁冀所杀。桓帝时,白马令李云,弘农五官掾杜众,为皇帝下廷尉死,此二人亦被称”李杜”。《后汉书·党锢列传第五十七》还记载:“杜密字周甫,颍川阳城人也。……桓帝征拜尚书令,迁河南尹,转太仆。党事既起,免归本郡,与李膺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李杜’焉。故而历史上的四大李杜即:李乔和杜固,李云和杜众,李膺和杜密,李白和杜甫。
这种说法还不包括晚唐著名的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只不过因为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的名气太大,以致于盖过了其他并称“李杜”的人,在诗歌史上,“李杜”就毫无疑问成了李白和杜甫的专称。
综上所述,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不始于韩愈,也不始于杨凭,而在杜甫去世之前就已经有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的记载了。“时人谓之李杜”的“时人”没有留下具体的名字,已不可考,所赖有杜甫的“李杜齐名真忝窃”此句诗在,我们权且把杜甫称为历史上第一个在一篇当中把李白和杜甫并称为“李杜”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