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宣之治多少年?算是盛世吗?

仁宣盛世,又称为仁宣之治,是由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在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的治世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将明朝推向了高峰,使国家出现了盛世的局面,形成了“仁宣盛世”。

在仁宣盛世下,明朝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庶几三代之风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仁宣盛世的评价有多高了。但是俗话也说盛极必衰,这种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盛世开创,却为明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仁宣之治造就盛世,却为明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一、仁宣盛世得以开创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明朝先辈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1、明太祖朱元璋打下的基础

因为元朝末年时期,元朝统治者大肆屠杀起义的农民,加上接连混战,所以当时可以说是出现了土地荒芜的情况,加上人口锐减,所以明朝刚刚建立之初,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因此,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选择通过“与民休息”的政策来达到“养民富国”的目的。

对此,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在经济上采取了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措施,除了开垦荒地外,政府还包揽了农具和种子这类的问题,目的在于激发广大农民垦荒的积极性,同时除了建立民屯外,还建立了军屯和商拖,这些措施都保证了军队粮食的自给自足,维护了社会安定。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非常注重兴修水利工程,要知道种植庄稼的时候,没有水可不行,所以这一项措施也让农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繁荣,经过了几年的调息,农民的日子慢慢开始好起来了,民初的经济也开始有了稳定的发展。

在外交上,朱元璋主张同海外诸国和平相处,为国内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休养生息,以便尽快恢复经济发展,因此有了“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的说法;但是与此同时,朱元璋在《明皇祖训》里面又告诫他的子孙:“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来挠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杀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与中国边境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所以,朱元璋在外交上是不主张对外征讨别国的,但是对于对于胡戎这类距离中国边境很近的地方,要时时谨慎对待。

明初因为刚刚建立政权,所以明太祖的这些措施都为明朝后续的统治者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仁宣之治造就盛世,却为明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2、明成祖朱棣的拓展性行为

明成祖朱棣除了继承太祖朱元璋的政策外,还向外积极开拓疆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开拓北疆扩大明朝版图以及派遣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

明朝的天下是从蒙古人手上得来的,虽说明朝建立之后,残余的蒙古势力已经都退往了漠北一带,但是他们对新生不久的明朝来讲还是具有很大的威胁性,与明朝可以说是分庭抗礼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明成祖朱棣选择亲自出征,五征漠北,除了最后两次无功而返,其他三次都都有所收获。在第一次北征的时候,逐本雅失里、阿鲁台,第二次北征时,瓦刺势力崛起,五十万大军在忽兰忽失温大战,明军大胜,第三次北征围剿兀良哈。五征漠北的意义在于有力的抵御了蒙古诸部的侵扰,维护了边关的安宁。

除了五征漠北之外,明成祖还积极经营东北、西北、西南以及南海诸岛。比如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在西北设哈密卫,在西南封赠乌斯藏,将南海诸岛命名为永乐群岛,马欢岛等。

第二个就是派遣郑和下西洋,宣扬了国威,最后实现了“万国朝贡”,进一步开拓了海外市场,给中央带来了丰厚的财政收入。

有了明太祖朱元璋打下的基础并结合明成祖朱棣对国土的拓展,明朝的国力开始变得强盛起来。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接手皇位的仁、宣两位皇帝只要不作,延续统治手段,明朝基本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何况明仁宗和明宣宗本来就是两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开辟出“仁宣盛世”也就不是什么值得怀疑的事情了。

仁宣之治造就盛世,却为明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二、明仁宣盛世,为明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1、努儿干都司内迁,外族势力进一步壮大

明朝建立过后,元朝贵族北迁,居于北元和大明朝正中间的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住了很多少数名族,比如女真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后期这些居民大多弃了北元统治,归顺于明朝。朱棣认为黑龙江流域是“锁钥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为此,明成祖朱棣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加强了明朝对东北地区的掌控以及管理。

但是明成祖朱棣死后,明仁宗和明宣宗并没有选择继续朱棣的措施,而是选择了主动放弃进攻的战略,转为被动的收缩战略,表现就在于努尔干都司的内迁事件,使得明朝对东北地区的掌控力大大下降,游走在附近的少数民族势力得以快速发展起来。

奴儿干都司作为明朝的边防要塞,本应该有着监督外敌,守护内地的作用,对北部的蒙古各部落有着震慑的作用,但是随着努儿干都司的内迁,这份震慑的作用也消散于无形,使得各少数民族势力在失去压力的情况下,开始放心大胆地往南部迁徙,外族势力进一步壮大,对明朝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威胁,间接地造成了土木堡之变。而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

仁宣之治造就盛世,却为明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2、轻易放弃交趾(南安)

明成祖朱棣吞并安南之后,因为管理不当,所以当地叛乱不停,即明成祖死后,南安的局势变得更加不稳定。后来南安人黎利反叛,多次打败了明朝驻守在当地的军官。黎利野心昭昭,请示明宣宗,要求他重新立陈氏之后为南安国王,当时明宣宗认为不适宜交兵,最终答应了黎利的请求,立陈氏后人为南安国王,罢征南兵,安南人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地又拿回了自己的东西。

要说这南安地区由陈氏名正言顺拿回去还好,毕竟南安本来就是人家的东西,立了南安国王的第二年,黎利废杀了陈氏后人,自请立为交趾王,还比较给宣宗面子,派人入朝纳贡谢罪,请求宣宗给他册封群臣的权利,也就是让宣宗对南安(交趾国)一个合法的身份,明宣宗忽视掉朝中讨伐黎利的建议,真的选择册封黎利为南安国王,也就是交趾国。虽说自此之后,南安国对明朝俯首称臣,年年纳贡,但他毕竟也是一个独立的政权了,明朝对他的把控绝对没有过去那样方便。

南安地处于南洋地区,战略位置也很重要,明朝放弃对南安的直接管理,等于就是放弃了对南洋地区的极高影响力,失去了威信,出现外番多出来朝贡的结果。

仁宣之治造就盛世,却为明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3、对待宦官的方式转变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吸收历史教训,中央权利一把抓,特意下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条令,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对宦官的态度变得稍微好一点了,宦官可以担任一些事情,但是还是秉持着谨慎用之的原则,像三宝太监郑和就是其中之一。内阁诞生于明成祖朱棣时期,到了永乐后期,内阁的职权渐渐加重,到明宣宗时期,内阁权利开始上升,皇帝稍稍感觉有点不妙,于是为了不让文官势力进一步壮大,就必须要扶持一个对立的人,于是明宣宗把目光投向了宫中的太监。可是太监大多是文盲,不识字又怎么能帮上皇帝的忙呢?于是明宣宗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在宫里专门为太监们设立了一个学堂,让他们认字。

内阁的运作方式是内阁大臣拥有“票拟权”,皇帝只需要在内阁大臣票拟的基础上用红字作批示就行了,这项活动被称之为“批红”。这个时候会写字的太监就拍上用场了,他拥有了代替皇帝“批红”的权利,也相当于进去了国家权利的中心层了。而明宣宗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文官势力代表的内阁权利过大,影响皇帝权利的行使。

但是,明宣宗的这种行为虽然说抑制了文官势力的壮大,减轻了他自身的负担,但是,通过这种措施,无形中使太监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等于是为了明朝后期宦官专权埋下了一个伏笔。

仁宣之治造就盛世,却为明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三、仁宣两帝为什么要采取“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收缩政策?

1、解决永乐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

永乐年间,虽然说有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这两个前人栽下了一颗颗大树,但是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有不少。比如靖难之役后,明成祖登上皇位,当时北元分裂为鞑靼和瓦刺两部,势力逐渐变大,朱棣最终决定亲征,五征漠北,虽然说打击了漠北的残余势力,使明朝北部边境的威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而打仗自古以来都是劳民伤财的,所以,明成祖朱棣连年征战让明朝出现了人力以及财力上的亏空,在加上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目的在于宣扬国威,而不是带动经济的发展,给中央财政创收,所以几乎是一个有本无万利的赔本买卖,这个成本也是从明朝财的政收入里面拿的。

结合以上种种,明朝到了明仁宗和明宣宗继位的时候,如果继续按照明成祖朱棣的行事风格来做事,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国之根本,因此最终选择了“宽松治国”“息兵养民”的收缩政策。

仁宣之治造就盛世,却为明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2、国中疲惫,远征无益

明成祖朱棣时期,因为南征北战,打仗花费了不少银钱,国中疲惫,加上交趾和北方的奴儿干都司都远离中央,也因为太祖朱元璋留下的祖训中有言“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加上东北是苦寒之地,派兵驻守还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经过连年征战,国中疲惫,应该要休养生息了,所以南安黎利篡权之后,明宣宗没有采纳朝臣征伐黎利的建议,而是选择与这个“乱臣贼子”成为“友好睦邻”的关系,接受南安岁岁朝贡。

总结起来就是国中疲惫,远征无益,使得明宣宗和明仁宗最终选择放弃了对这两个地区的掌控。

仁宣之治造就盛世,却为明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总结:

明仁宣盛世之所以能够开创,是以牺牲早期明成祖朱棣辛苦打下的部分江山为代价的,放弃奴儿干都司和南安这两个地方,虽然说让明朝暂时形成了安定的社会环境,但是,后果是造就了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变得更加强大,他们卷土重来后,对明王朝产生了更大的威胁,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开始由盛转衰,而放弃南安使得明朝对南洋地区的影响力渐渐式微,影响力变得大不如前,小国对大国的那种敬畏感慢慢减少,加上中央上对太监态度的不同,都是使明朝由盛转衰的因素之一,而这些事情发生在明仁宣盛世的时候,所以,可以说明仁宣盛世为明朝的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8日 15:40
下一篇 2022年7月8日 15:4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